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沉痛悼念!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李今庸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月28日凌晨,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讣告,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泰斗、国医大师、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李今庸,因病于2022年4月27日18时12分在

4月28日凌晨,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讣告,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泰斗、国医大师、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李今庸,因病于2022年4月27日18时12分在湖北省武汉市逝世,享年97岁。

李今庸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供图

李今庸教授字昨非,1925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枣阳市),国医大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十大“国医楷模”之一。他幼承家学,熟记经史,医文俱精,早年侍父临诊时即名震乡里。1957年开始从事中医教育事业,首创中医治经学研究方法整理研究古典医籍,发掘并完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为《内经》学科泰斗,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奠定中医学界巨擘地位,被誉为“经典王”“《内经》王”“活字典”。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建校之初,李今庸教授即设帐授徒。60余载时光里,青松伴月、辉映杏林。今日满园桃李,许多已成为中医药事业中流砥柱。他是学校《内经》学科创始人,更是全国《金匮》学科开拓者。他注重教材建设和经典教学,倡导读书和写作习惯,为学校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根基。他主张择人而教、因材施教,形成了个人完整的与中医药特征相适应的教育观与教学方法。

80余年的临床证治生涯中,李今庸教授以深邃的理论功底为基础,诠释辨证施治真谛,主张“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同时认为:“中医药学应以东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现代化”。著有《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今庸》《古医书研究》等数10部专著,独立编写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作为中医发展史上著名的“十老上书”者之一,李今庸教授毕生关注中医发展,为中医药事业振臂呼吁、鞠躬尽力。20世纪80年代,李今庸教授即同国内齐名的中医界有识之士一道上书进言,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和采纳。在担任湖北省政协常委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等职务的三十年间,他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信函、建议,为落实各项中医药方针政策奔走呐喊,受到各界尊崇。1978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等全国重要会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李今庸教授生活简朴,饮食顺精粗,衣服随美恶,不尚奢靡,惟以读书、购书为一生嗜好。他禀性刚烈正直,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他学深术精,本可借此获取丰厚利益,但始终恪守勤耕谨养之道,心若明镜,不为世俗所染。为了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他总是不计名利,尽力推举年轻人担任更多的社会兼职,承担更重的学术任务。直到90岁,李今庸教授仍在读书、思索、研究、写作。李今庸教授曾自云:为人之寿考兮,掘中医之宝藏;扬中医之特色兮,为民族而争光!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zonghexinwen/2022/0502/1184.html



上一篇:盾恩医学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中金资本领投
下一篇:痛悼!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李今庸逝世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