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医学、卫生、健康,我们懂其真义吗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左一)与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医生交流患者病情。新华社发 一名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2020年2月12日

  

  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左一)与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医生交流患者病情。新华社发

  

  

  一名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2020年2月12日摄)。 新华社发

  学医者,应当对医学有一个相对完整、逐渐深入的认识。但是医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卫生、健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医学、卫生、健康三者有何关联与不同呢?学医后真的了悟了吗?这是一个关于学理的基本问题。虽然基本,但仍待澄清。

  医学、卫生、健康究竟是何概念,有何关联

  医学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继而转化成现实的行动,关注和追求群体的健康

  卫生因应于医学,也包括“防诊控治康”五方面,两者是贯通的

  健康,是医学及卫生的目标与结果,以目标性、结果性、民生性为主要属性

  医学以学术性、技术性为主要属性。它做的是学问,着力于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揭示、对实用技术的发明创新。但医学的学术和技术,绝不仅仅是狭义的生物学或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内容的确是医学的主要基础和主干体系,但远不是全部。

  医学是“多学”,是“人学”。所谓“多学”,包括三大学问体系:一是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等),二是社会科学,三是人文学科。医学是将三者结合起来所构成的关于维护人、人群、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的学术与技术体系。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终极利益的追求是医学的宗旨,因此,医学还是“人学”。我们在学医时,既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也要探究很多社会科学问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以及人文学科,如艺术、伦理等。协和医学院大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主要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科技教育,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因此,走出校园后,在继续学习生命科技相关的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充实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医学包括“防诊控治康”五方面内容。所谓“防”,就是预防,即防止得上病;所谓“诊”,就是诊断,即知道得了病、得了什么病、得了多严重的病;所谓“控”,就是控制,即阻止小病变大病,阻遏一个人的病传给他人、一群人;所谓“治”,就是治疗,即纠正患者的病理或病理生理状态;所谓“康”,就是康复,指急性病能够加快康复,慢性病能够在疾病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动员机体能力和代偿,使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维护和提升。医学从以上五个方面维护健康,五个方面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医学按照关注点与着力点的不同可作两类划分:一类是聚焦于个体健康问题的临床医学;一类是着眼和着力于实现群体乃至人类健康效益最大化的群医学。两类医学均包括“防诊控治康”内容。医学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群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医学,特别是其主要承载者医生比较偏重于个体病人,较局限于当前,而对群体健康和人群长远健康的关注、意识、作为远远不足。因此,医学界,特别是医生、护士们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意识,继而转化成新的行动——关注和追求群体的健康,关注和追求一个种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由此,群医学应运而生:群医学是融合、运用当代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基于现实可及的卫生资源条件,统筹个体卫生行为与群体卫生行动,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最大化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有理由相信,群医学的兴起将深刻地改变现代医学的观念和面貌。

  医学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护和改善从个体到群体,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呢?那就是卫生。卫生是基于医学原理所采取的维护健康的多元行动。卫生包括个体行为、群体和社会行动,分别服务于个人健康和群体、公众健康。临床医学是个体卫生的医学基础,群医学则是公共卫生的医学基础。引导、指导卫生行动的社会规则是卫生政策。举个例子,患病后的用药、动手术等是基于医学原理所采取的卫生行为,除技术因素外,受多方社会因素影响;当医学得出病原感染人体是重要的发病原因这一医学结论后,据之所采取的讲卫生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施行防疫的法规与管理措施都是卫生行动。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zonghexinwen/2021/0718/825.html



上一篇:中国当代名中医—苏青照
下一篇:中国当代名中医—王罗(王宾)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