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医学》栏目设置[06/29]
- · 《当代医学》数据库收录[06/29]
- · 《当代医学》投稿方式[06/29]
- · 《当代医学》征稿要求[06/29]
- · 《当代医学》刊物宗旨[06/29]
他被誉为“当代张仲景”,一生用掉5吨附子,证实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见效慢时间长的印象里。一些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往往能用中医药解决,不过时间慢,很多人无法接受。对比下来,西医的治疗方式就快上很多。对于一
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见效慢时间长的印象里。一些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往往能用中医药解决,不过时间慢,很多人无法接受。对比下来,西医的治疗方式就快上很多。对于一些小疾病它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自西医进入中国以来,西医和中医的矛盾从未停止,中医对西医很排斥,但依旧改变不了中医落寞的尴尬现实。
其实人们很不能理解,中医已经在中国延绵发展了长达两千多年,为何它的功效突然就下去了?到底是因为中间传承出了差错,还是中医本就如此呢?
对于这个问题,被称为“当代张仲景”的中医大夫李可给出了答复。李可用一生向世人证明了他的理论观点,中医博大精深,如果传承得当西医完全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每行每业都需要合适的道路,找对了道路,中医就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中医为何不能立竿见影?
不过很多人又开始拿那些古药方说事儿,如果中医真的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何古代医学大师们的药方会这么慢作用呢?
李可在这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附子。他表示,在治病过程中使用药材的时候,要以倍数加量的药材,某些中药材含有毒性,所谓以毒攻毒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李可其实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医学大师,他自小表现出对中医的兴趣,在多方努力下自学成才了。李可在后来行医救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中医传承的弊端,他发现,很多中医们都是“照葫芦画瓢”地采用古人给出的药方,而不是深入研究尝试。对于这些,李可进行了多次研究,就拿中医经典中治疗心衰,肾衰等病症需要的附子来说。
附子本身是一种含有毒性的药物,中医使用附子时往往会比较克制。现代人不敢过多使用,正常情况下,他们会中规中矩地采用医术指示给出3-15克重的附子!
李可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或将影响他的声誉和安全。一开始李可采用了
9克,18克,30克的附子
来治疗几位病症不同的患者。所使用克数越高,代表对方所患疾病越重,按照这种形式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经过试验证明,使用了30克的患者能维持更长时间的性命,从而得到缓冲的机会,也让李可信心增加不少。
李可找寻中医药方缺陷
如果说这次的实验是李可研究中医传承的开始的话,那么他在32岁这年经历的一件事,就是“封神”的门槛了。
说来巧合,这次李可接受一位病情严重的患者,处于危重症。西医表示束手无策,只能在家中等待最后一段时光离开人世。家里人听闻李可这号人物,决定作出最后努力让他治病,没想到这次竟然把老母亲的性命给救了回来。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本来李可通过医术拿出三副药,每副药里含有15克附子,属于正常剂量。家里人迫不及待地要给老太太熬药治病。可就在这个时候,媳妇脑袋突然有些不好使地把所有药材都放进去煮了。等到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家里人急得不行,赶忙去往李可处寻求解决办法。
李可是有些惊讶的,按照15克一副的剂量来,老太太这是吃了45克的附子。他赶忙去往老太太家中观察,尝试在最后关头找寻解决方法。没曾想这天晚上老太太竟自己醒了过来,她的身体逐渐转好很快就恢复了精神。
这和当初西医提出的安详最后一段时光截然相反,老太太在一场意外中活了下来,而且是使用的中药!第二天,老太太的儿子跑来李可处再次开几味药,用于延缓老人的寿命,老太太这下彻底回归正常了!
这件事给李可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还废寝忘食地研究医书,
发现中医传承中一个致命缺陷——剂量
!经过一番考察后,李可检查出了《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药剂数量的控制。
因为时代不同的原因,李时珍记载的汉朝一两相当于明朝的一钱,这就意味着有五倍差距。后人仅采用了前人五分之一的药剂用量,如此情况下想要解决大病根本不现实。所以就导致了时间长,周期慢的尴尬情况,人们还找不到具体原因!
后来有个严重的乙肝病人,通过家人口述得知,这种病情是家族延续性病症。网上很多人被乙肝折磨至离去,到这位病人的时候一家人选择找上中医!李可检查病人的一些身体指标后仅仅来了两副药,病患仅需正常服下中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zonghexinwen/2021/051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