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伤寒论自愈原理初探

来源:当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伤寒论》自愈;原理初探成都中医学院蒋永光我们通常把疾病过程中,未经人为治疗而自趋好转的病愈现象,称为“自愈”(即自然痊愈或自然缓解)。人们已经确认,几乎任何一种疾病

《伤寒论》自愈;原理初探成都中医学院蒋永光我们通常把疾病过程中,未经人为治疗而自趋好转的病愈现象,称为“自愈”(即自然痊愈或自然缓解)。人们已经确认,几乎任何一种疾病,从最常见的感冒,到目前尚不能根治的癌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愈的机率。自愈,无疑反映了人体抗病,巨大而又奇妙的潜在能力。因此,自愈问题,引起了当代医学界更广泛的注意。中医学对于人体的抗病力素来就有极高的评价,而在仲景《伤寒论》一书中,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愈”的概念,并对其临床表现和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与现代医学把疾病的自然痊愈归之于人体免疫和修复的特殊机能不同,《伤寒论》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自我调控来认识这一问题的,认为自愈是阴阳白和的表现和结果。这种观点,不仅对中医临床利用人体自愈力为辨证施治服务有指导价值,而且能为现今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故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伤寒论》自愈酌含义与现今口自然痊愈”的概念有些不同,《伤寒论》所言自愈,既包括不经人为治疗而自趋好转的病证,也包括一些有自愈倾向或可能性的病证。因此,仲景并不一概排除药物治疗,从《伤寒论》中30余条自愈原文来看,有不用药的,有酌情用药的,也有必须用药的。试举例如下:1、不用药的:如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这是太阳伤寒证,表气闭郁,邪不得出,本该用麻黄汤发汗开表,宣散表邪。但机体抗邪,酿成自衄(衄,鼻出血。汗血同源,俱为人体滓液,故此衄又称红汗),邪随衄解,自然不必用药了。2,酌情而用药的,如59条;“六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发汗,泻下之后,邪气虽除,滓液亦伤,因见小便难。若小便自利,则是津液复生,故必白愈。然而,津液既伤,法当补益,坐等未免消极,程郊倩就提出,该条证宜“充其津液”[‘),所谓因势用药。13、必须用药的:如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女患伤寒,发热之中,月经来潮,邪气乘虚入血分,遂出现心神失常症状。若经行血下,邪气得外出之机,便有自愈的可能。但此证病情危重,束手不治,于理难通。仲景说口无犯上二焦”,只是告诫人们不要误用治上中二焦气分的汗、吐、下法治该证而矣,绝非不许用药而待其自行发展。庞安时提出:“先宜小柴胡汤,不差可刺期门”仁。),主张施以恰当的治疗。由上可见,《伤寒论》的“自愈。,比现今“自然痊愈"的含义更广,它不仅是对疾病预后和结局的判定,而且概掐机体抗病的一切表现。从《内经》开始,中医理论中一般把机体抗病,解释为正气的抗邪活动,而正气被认为是一种与邪气相对抗的体内物质和人体机能。但《伤寒论》却提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在仲景看来,复杂的人体生命活动,在总体上是一种阴阳相和的状态,各种病理改变都是阴阳的失和,自愈则是阴阳的自和。相和、失和,自和,是人体阴阳活动的三个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态势,而这正体现了生理、病理和抗病三省间的辩证关系。显然,《伤寒论》的观点更能反映中医学的理论认识特点,与噬内绎>)正气炕邪说把机体炕病简单解释为一1986年笫5川《伤寒论》自愈原理初抹,7,.种排外行为相比较,仲景是从体内阴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性出发,主研究机体抗病的原理。当然,实质上即!是对《内经》之说的深化和发展。二、《伤寒论》自愈的生理基础罹患同一种疾病,有人得药不解,朴/、却不药而愈的迥异现象,以及人们表现出6;.各种不同的白愈方式,都在客观上表明,㈠之与休质有关。什么是体质?现代医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反应性,它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中医学则从阴阳的角度认识体质。《灵枢·通天篇》将人划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主人,太阳之入、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体质类型,说:“凡五者,其态不同,其筋骨血气不等"。拓态”的内涵是什么?论中进一步指出:梯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无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o比所以调阴阳,别五态者也”。这说明,;中医所说体质,是指个体阴阳的质量o《伤寒论》对体质的认识与《内经》一脉相承,它的三阴三阳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同《灵枢·通天》的召太少五形"有着同样含义,表示不同的阴阳集合体(万物),在所含阴阳的质和量上都存在差异,一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因而,表现在临床上,伤寒六经证是相对独立的,不能单纯将之看作具有必然联系的六个病理阶段。不同患者,发病有的起于太阳,有的起于阳明,有的发病即见三阴证。传变方式,有循经传,有越经传,有表里传,有始终不专,……。种种变化,都涉及或反映了一个体质问题。故仲景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1第7条)”。捐出了特殊的病证与特殊的俸质问的关系e从《内经》和《伤寒论》体质说的基本内严吗龃;『;:?‘di,容,联系仲景阴阳自和的观点,可作以下推导:其一,由于人体阴阳含量的不均一,体内阴阳活动是不平衡的,只是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稳定,即相和的状态。那么,阴阳活动自身便有—种“自和”的能力。自和力能维持和态,保证内环境的稳定,又能纠正失和,自愈就是其作用的结果。其二,既然不同体质的个体,阴阳质量不同,其阴阳活动的形式就各具特点,自和力作为阴阳活动的一种内在表现,当然也就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便导致了人们不尽相同的抗病自愈能力。首先,人体阴阳自和力有强弱之分。自和力强者,阴阳活动的自稳性较好,不易失和,易于自和,抗病自愈力强。有人说,阳气盛为强,汶是一个误解。强弱不能在阴阳偏盛上分。《伤寒论·平脉法》57条说:“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强也”,对强的含义作了正确的表述。在三物白散、四逆汤这类包含竣猛药物的汤方中,仲景指出,强人药量可大,赢者减之,亦是基于人体阴阳活动对外源性刺激的适应和耐受的不同反应。有鉴于此,仲景才得出了“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i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条)”的结论。自和力弱者,阴阳活动自稳性较差,易失和,难自和,抗病自愈力弱。仲景所说亡血家、虚人、赢人即指此类人,故对其治疗规定了严格的禁忌,以防止处于疾病临界状态的阴阳活动,因不良治疗而趋失和。其次,偏阴偏阳的不同体质,其阴阳自和力对不同病因的反应也不同。阳盛之体,;对寒类性质的病因侵扰,多能和而调之,对热类性质的病因侵扰却难适应。所谓耐寒不耐热,病易热化。阴盛之体,对热类性质的病因侵扰多能和而调之,对寒类性质的病因侵扰却很难适应,又即耐热不耐寒,病易寒化。阴,阳体质在自和力上的优势与弱点,便产生了不同个体对特殊病因的易感性,和病理演化的一定倾向性。《伤寒论》在发病上提出,有“发于阳。者,有“发于阴"者。在病证发展类型上??则·8.《伤寒论》自愈原理初探强调同一病理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同证候和转归,如太阳经证的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阳明腑证的大承气汤证和麻子仁丸证,少阴证的四逆汤证和黄连阿胶汤证……等等,都是极鲜明的例子。自和力作为机体阴阳活动的内稳因子,它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产生着十分微妙的影响。然而,它的活动又受制于个体阴阳的质量,因为各种体质不外表现为阴阳的偏倚,其阴阳偏盛偏虚的程度越大,阴阳活动的不稳定因素就越大,自和的效应也就越低,反之,则较高。正是由于偏阴偏阳体质的差异,才形成了“自和”的不同个体特征。因此,阴阳自和力是以体质为生理基础的。反映在临床上,抗病自愈力虽人皆具有,但特殊自愈现象的发生,则与一定的体质有关。三、《伤寒论》自愈的临床形式《伤寒论》中,自愈的临床征象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形式:1、因时自愈如第8条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音,以行其经尽故也”。经尽,是指经气行尽诸经(经气按一定的周期沿十二经脉循环流动),而回流太阳经之时。对此周禹载说:“邪留太阳,至七日则正气复而邪气退。所谓经尽,盖六日之间,营卫流行,复至七日而行受邪之经耳”亡。)。这时,太阳经气最盛,故寒气被逐,头痛获愈。仲景在《太阳篇》第7、8、9、10条,连续谈到自愈的时间问题,且其六经证都列有“欲解时”条文。这些条文所言“时日数”虽为约略之词,但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自愈与人体阴阳活动的某些节律有关。2,邪去自愈如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也;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条当与187条对看。两条所述之证均演化于太阴脾湿,但187条至七,八日湿邪内蕴化热,转为阳明病,故见大便鞭结卜此条却经七,八日而脾阳自复,驱逐湿浊:卜医约学报腐秽下利外出,因得自愈。另外,《伤寒论》中,如自衄者愈(192条)、冒家自愈(93条),血自下者愈(106条)、经行则愈(145条)、脉紧自愈(192条)等,都表明邪去是自愈的一个重要临床指征。3、阴生阳回自愈如26l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厥热下利,本为虚寒,今反见热象、阳脉,为阳回之兆,故必自愈。前面谈到的59条,因误汗、误下亡津液而见小便不利,得小便利自愈者,其理又在阴津回生。自愈的临床形式是随病机变化的,因时自愈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此时病情轻汝,因而可随阴阳活动的周期性增强而得解;邪去自愈多发生在疾病的中期,邪正奸持之时,故邪退就预示着正胜自愈:阴生阳回自愈则多发生在疾病的后期,因邪势已减而正气哀伤,所以自愈是通过阴阳自复来实现的。这我们能从《伤寒论》自愈条文的排列顺序和内容看出。然而,无论自愈发生在疾病的哪一阶段,也无论它表现出什么临床形式,其实质都是“阴阳自和”。早在《内经》中就指出,人体阴阳活动并不停留在一个水平,而是有时、日、月、年的节律变化,这种节律变化对自和力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因时自愈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阴阳自和的最佳时效问题。而由于阴阳自和力与致病邪气是相对抗的;前者促成阴阳的相和,后者导致阴阳的失和,故病邪的消除是阴阳自和的重要前提和标志。邪退之后,机体进入纯粹自我修复和调理的时期,阴生阳回于是又成为这一时期阴阳自和的特征。结语疾病的自愈现象和人体的自愈机能的实质是什么?对此,人们已有所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的假说。但与一般的认识不同,《伤寒论》不是把“自愈"看作人体的一种排异机能和表巩而是看作生命活动的自我调控。所谓阴阳自和,就是阴阳的自控自调j其目曲是保持和维护体内阴阳活动(即生理活动)的稳态。因而对破坏这种稳态的病因干扰,它便具有积极(下转第12页)i586年笫5期中医药学报ACTA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OLOGY‘9:


文章来源:《当代医学》 网址: http://www.ddyxzzs.cn/qikandaodu/2021/0304/699.html



上一篇: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要靠大家建
下一篇:打造聚合模式守护小微企业梦想

当代医学投稿 | 当代医学编辑部| 当代医学版面费 | 当代医学论文发表 | 当代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